人过中年只能靠气功了
华纳:你拍也好不拍也罢,这个项目一定要上马。 沃卓斯基:ojbk。
無論從任何角度都絕對是一星,本年度最差之霸。情懷賣得一塌糊塗,連個綠色調都沒有了,更加不用說劣仿的bullet time和易容的Agent。Real和Free不斷出現在電影中的對白,不是說了就等於探討了。本電影唯一有趣的是他們一群人再談論Matrix第四集不要翻炒不要為了賺錢而重啟,而奇諾一面無奈,我相信這就是電影中唯一的Real了。
电影已经死了,游戏也过时了,我们需要更多 cat videos。
非常怪异的电影,难以用好或坏描述。像侵入他人梦境目睹一些谲诡,过后了无痕迹,只留下一些让人胸闷的feeling。
无论是色调,又臭又长的文戏,割裂拖沓的叙事节奏,还是廉价且丧失影调的画面质感(想象下不再阴暗潮湿黏稠,或没有黄沙、大雾与暴雨的《银翼杀手》)、 鸡肋般的打戏(慢动作/子弹时间滥用,被漫威吊打的那种,像在看少儿低配版《300勇士》……动作设计像便了秘,烂到得不停用中近景遮瑕)、 格局与内涵(从对机械未来的恐惧/缸中之脑/福柯存在主义哲学等,降格为《失控玩家》?《新全面回忆》?“和世界对抗只为与旧爱人妻一起飞”?), 都很,令人,失望。 基努每次念词、皱眉甚至眨眼都太像John Wick了; 十个多余的政治正确配角删六个也不为过; 神叨叨的彩蛋与大量故作高深、打破第三面墙高谈时代、媒体、哲学与剧情建构的“制作者发言/抱怨”,令影片的观感更加撕裂与痛苦。
看前特地又看了遍前三部,事实证明是对的。岁月的痕迹真的一目了然地残酷,这艘舰上的男女新兵的戏份尴尬地像硬塞进来的关系户,后半部分突然涌出一堆熟面孔以为自己在看Sense 8呢……不得不说乔纳森是真的帅!
纯情怀续作,故事上把过去的东西加了一些简单的现代创意之后重新讲一遍。对话中有很多编剧的对于华纳这种狗尾续貂行为自嘲,加上基努的疲惫不堪的表演,渴望利用过去的情节来勾起粉丝一丝的感动,但也就这样了。没有了雨果叔的史密斯,再怎么闪回也没了那个味道。
真正意义上的reboot,开始但不止于戏仿自己,也没有简单的重复或全盘否定,而是通过当今的视角再去批判性地重构(并突破binary)。尼尔和崔妮蒂的连结在新世界里被利用并沦为情感劳工(literally),但沃卓斯基还是执拗地去强调左翼式的爱与团结的必要性。这条脉络更多是延续了她们在《超感猎杀》里的思想(通过卡司也能一窥一二)。面对系统性的trolling,唯一的抵抗只有坚守阵地,而重启的黑客帝国无疑是让这些被认为“土”的事情重新变“酷”的一种尝试。
难得日本早于其他的确先上映了。非常失望。大量的情怀和闪回。整个调性和前三部曲相差巨大,显得过于玩闹了,而剧情一会又想深刻一会又很娱乐,显得非常割裂。叙事上非常meta,不同层级里的“角色“,一会儿在聊现实,一会儿在聊真实,一会儿在聊matrix里的游戏,一会儿在聊这个电影本身。然而大量意义不大的对白显得神棍又拖沓。此外,通过角色之口对影片中的对本影片隐(明)喻的游戏进行吐槽,对各种桥段吐槽,并不会让这些很烂的表现获得免于被喷豁免权。打斗戏和飙车戏都非常拉胯,属于可以直接跳过的内容。以及整个crew的扮相也太讨好了...当然等字幕出来还得再看一遍.//预告片还是很对味儿的 过去二十年了 不仅电影工业有了翻天覆地的革新 在生命科学计算机技术上我们都有了各种各样新的突破 在这样的新时代下黑客帝国如何展现其世界观魅力有待考察
不知道现在是什么回事,恶评显品味?画质拉满,音效拉满,情怀拉满,成功延续矩阵传说,有什么该得打低分?
中年人。女人。22年老粉。nerd。这部电影是准准为我拍的。被狠狠地娱乐到,不论是做为正剧还是做为吐槽对象。能做到这样很不容易,good job everyone. 建议看前三部,不然很大概率会不喜欢。不过也说不定。也许会喜欢,只是梗没那么多。如果不喜欢,我也很能理解。但是我真的好喜欢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。
先不提meta策略的有效性(《双峰:回归》曾经给我们作了榜样),失败之处在于它本应该是关于空间的电影,但却变成了心理现实主义电影(甚至连反派人物都从“建筑师”变成了“心理咨询师”);诚然,在《矩阵革命》的结尾,尼奥和史密斯在雨夜中毫无意义但又无比炫酷地打了十分钟的架后,沃卓斯基对于设计动作不再感兴趣,任凭其沦为好莱坞程式化的“无影像”,连续性的武打节奏变成了高速剪辑的碎片、飞溅的爆炸物和人体形状的残块,正如某角色所言,它失去了曾经的“优雅”,Matrix变得张牙舞爪,直白到吓人地展示其武装暴力与愚民策略的恐怖;因此,即便当沃卓斯基将主题切回到尼奥和崔妮蒂的爱时,这些连带的拖泥带水之物让捕捉这些情感变得不大可能(而这点在前作里就做得更好)。
矩阵重启没再请香港武术指导绝对是个错误
没想到还有段《釜山行》...最后简直就是二进制版僵尸世界大战...
以前看黑客帝国感觉矩阵世界的概念太超前了,现在看原来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。
我终于知道莉莉为啥不想执导了。这啥玩应?WHAT A MESS(捂脸)。生动诠释了什么叫狗尾续貂,哦不说狗尾都是侮辱狗。开头还好,越到后越支离破碎,感觉是拍着拍着不想拍了。各种尬炒冷饭,镜头晃瞎眼,动作戏一塌糊涂。剧情上也毫无深度可言,就完完全全爆米花化了,WTF. 多一颗星给我家基努里维斯。
足够简单,其实是一部反对爱与自由的电影,也许是对残酷的世界认命了。不妨从开枝散叶的支流中任选一条作为起点,回溯至最初的岔路,二者之间定有问题的最优解。我们看到Neo的稚气被唤醒,暮气却仍旧未脱,某种意义上所有人都接受了二选二的答案。被前置的衰老,沉迷虚拟的爱,热衷思考但惧怕行动——一切均指向当下。如此生活30年,直到大厦崩塌,才发现原来一直活在废墟之中,用林林总总打败林林总总。历史的循环与进化相悖吗?导演不服,哪怕现实周而复始,但独立意志让人与非人产生差异。Neo和Trinity还是跨出了那一步,不去期待彼岸,去看此刻的晨光。
©Copyright 2015-2021, 新雨网 [service@newrain.cn]。京ICP备15047473号-1
[页面更新时间:2025/7/11 15:25:16 ,构建时间:0.031747 "秒]
拉娜·沃卓斯基疾呼:「电影已死!叙事已死!」 官方吐槽,最为致命,一部讨论自由意志的电影,被多数人记住的只有Bullet Time。更讽刺的是,创作者也被挟入loop之中,沦为重复自己炮制续集的工具。 「以前的艺术、电影、书都要更好,那时候还有所谓原创。」不难解释莉莉的缺席,所幸拉娜用部分的创作自由,打破第四面墙,让女性觉醒,完成那身份转变的飞翔。